

關于工業機器人手臂應用于煤炭采樣的幾個問題
機器人應用于煤炭采樣環節也有公司正在嘗試,以替代目前較為成熟的橋式全斷面采樣。兩者相比較,確實需要思考,以供使用者選擇適和自己的設備。
其一,機器人手臂終端負重能力較弱。負重能力弱,再加上百公斤的采樣頭,就大大限制了其單次采樣的數量,其采樣數量不超10公斤,想要有代表性,就要增加采樣次數以補量,影響其采樣結束時間。無法實現全斷面采樣,采樣深度有限,只能是分層采樣。如果是煤場配煤對采樣J確度有較大影響。
其二、大部分集成廠商都是進口外國機器臂,動力傳動一般會采用液壓或者高壓氣體,在快速高頻的采樣工作狀況和低溫狀態下,長時間的運作后設備的密封件和軸承件會出現疲勞磨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問題,影響采樣工作。在高粉、惡劣的工作環境中,難免會出現維護保養的問題,廠家維護難度加大,維護成本高,時效延長影響工作。國內有些采樣機設備廠商,前些年采用過液壓和氣動的技術路線,基本全部都易弦更張,都走上我公司目前一直堅持采用電力傳動的技術路線。橋式全斷面技術成熟,維護保養技術簡單,經過培訓,一般的機修隊均可完成日常的,維護保養工作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其三,旋轉式移動是極坐標運動軌跡,理論上難以覆蓋整個車廂。車廂越長覆蓋面盲區越大。
其四,其實就是已經淘汰的懸臂式的翻版,加上點機器人的概念又出來了,不實用。
綜上所述,如果混煤大礦煤直接出礦采樣還好,如果是電廠進廠煤,而且有煤場配煤采用機器手臂采樣J確度有較大影響。選擇技術比較成熟的橋式全斷面采樣機應該是Z優的。技術成熟,采樣迅速快捷,代表性和J度高,維護保養成本低都是橋式全斷面采用機的先天優勢。目前專業煤質分析儀器生產廠商也都選擇該項技術路線為發展創新方向。